作为我国粮食出产的头号主力军,我国最北方的黑龙江即使粮食栽培一年只要一熟,仍然接连15年成为全国产值第一大省,成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
在曩昔的2024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值初次打破8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这片黑土地。黑龙江的国土面积47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乌克兰大,其粮食总产值独自拿出来比照,在全球也能杀入前十之列。它又是怎么样才干做到这一点的呢?
黑龙江地处国际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面积占全国的五成以上,土壤肥美深沉,有机质含量高,为农作物成长供给了丰厚的养分。广袤的平原地形,地形平整开阔,大型农业机械可以高效作业,规模化栽培优势尽显。
气候上归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清楚,雨热同季,夏日温暖湿润,光照足够,降水会集,十分适合农作物成长发育,尤其是在农作物要害成长时期,光热水资源能取得充沛的使用,为粮食高产发明了有利条件。
依据最新的计算,黑龙江现具有2.58亿亩犁地,其间典型黑土区占东北黑土总面积的56%,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6%,是全球最肥美的土壤之一。有句俗语说的好,黑龙江的泥土都能攥出油。在黑龙江栽培玉米,每公顷仅需施氮肥150公斤,而一般土壤则需求施氮肥220公斤。关于用植物蛋白量来衡量质量的大豆,一般土壤每出产10公斤植物蛋白需施1公斤氮,而黑土区只需施0.1公斤就够了。
在2020年之前,黑龙江的部分土壤有机质下降到“临界点”,出现“亚健康”状况。为了农业ECO和农业可持续开展,黑龙江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办法,推行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有机肥施用等技能,有用改进了土壤结构,使黑土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
规模化栽培是现代大农业开展的方向之一,黑龙江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55亿亩,农业出产保管服务掩盖1.65亿亩次,四大作物生态规范高产配套技能施行面积稳定在2亿亩次左右,显着提高出产功率。规模化栽培使得归纳机械化水平到达99%,高出全国均匀30个百分点,完成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科技贡献率到达7成。
现在,黑龙江已累计建成近1.2亿亩高规范农田,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经过腐蚀沟管理、土壤改良和防护林网一体化工程,提高犁地质量。
为了防备自然灾祸,黑龙江构建起全链条防灾系统,建立1万个病虫疫情监测点,完成130余种灾祸的实时预警,2024年成功抵挡飓风、春涝等灾祸,拯救粮食丢失超50万吨。
曩昔70年,黑龙江的粮食产值完成了爆破式的增加,先后登上300亿斤、1000亿斤、1600亿斤的台阶,累计为国家供给商品粮1万多亿斤。
2004年,黑龙江8000多万吨的粮食产值是韩国与日本粮食总产值的5倍以上,相当于国际犁地面积第二大国印度粮食产值的四分之一;比欧洲农业大国法国的粮食产值高出1500万吨,是德国粮食总产值的两倍,由此可见黑龙江的粮食产能实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