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痛风病人超千万祸根被揪出:这5种蔬菜才是“嘌呤大户”

发布时间:2025-05-12 19:39:34  来源:开云kaiyun登录网页

  “我上次聚餐的时候,多吃了几块豆腐,晚上回到家就痛风发作了,真是遭罪啊!”

  可能大部分痛风病人都“谈豆色变”,认为豆制品是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吃了就会升高尿酸,导致痛风发作……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21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越1.466万人,就患者比例而言,男性高于女性,但女性痛风也在逐渐增加。

  很多人都知道嘌呤高的饮食会导致痛风发作,而大豆中含有嘌呤较高,被不少人认为是痛风的一大诱因。

  其实,大豆是植物中高蛋白质、高钙的代表,其还富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钾、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等诸多对身体有好处成分。

  首先,我们要知道,虽然部分豆类含有的嘌呤较高,但经过多重程序的处理后,豆制品嘌呤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逐步减少。并且,部分研究也发现了痛风和豆制品之间的关系:

  2016年,中国痛风指南就曾指出,大量食用植物蛋白者,相对于少量食用植物蛋白者,前者发生痛风风险更低;

  2018年,中国台湾痛风多学科管理指南也指出,黄豆制品所含的嘌呤并不高,且进食后不影响尿酸水平,或对尿酸水平的影响非常轻微痛风病人是能够顺利食用的。

  也就是说,像豆浆、豆腐这类豆制品,实际属于中、低嘌呤,痛风人群是可以适量食用的。但要注意方式,不宜一次食用过多,且吃的时候最好多喝水。

  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表示,痛风是个很复杂的疾病,可诱发的因素包括有饮食因素、肾功能不好、肾衰竭、血液病以及药物等,这一些因素都会干扰体内尿酸排泄,导致体内尿酸值异常上升,而尿酸升高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原因。

  人体内约有2/3的尿酸一定要通过肾脏排泄,一旦肾功能损伤,会导致尿酸无法正常代谢,进而让体内的尿酸水平上升。

  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体内尿酸的排泄也有一定可能会受到抑制,会造成尿酸大量沉积,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生。

  内源性嘌呤由体内细胞核酸的氧化分解产生,占所有嘌呤的80%左右,核酸代谢过于旺盛的人群,可能会让身体释放过量嘌呤,诱发尿酸升高;而外源性嘌呤则大多数来源于于饮食,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轻易造成血尿酸上升。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薛庆鑫建议,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日常建议少吃或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这几种一定要注意。

  芦笋:100g芦笋内的嘌呤含量可达到500mg,甚至于比一些海鲜还高。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管营养师夏文龙提醒,日常实在想吃芦笋的话,可以在吃之前先焯水,可某些特定的程度减少嘌呤的量。

  豌豆苗:每100克豆苗含500毫克嘌呤,绿豆芽、黄豆芽等也相比来说较高。豆芽中的嘌呤含量大多分布在在根部,建议高尿酸人群平时去根食用。

  干菌类:这类食物本身日常的食用量不会太多,但其嘌呤含量很高,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而言,尽可能的避免摄入。

  干豆类: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吴漪皓指出,相对于黄豆,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经过加工后,其嘌呤含量已有所变化

  紫菜:100g紫菜内的嘌呤含量高达415mg,甚至比猪肝的含量还要高,属于高嘌呤食物。

  浓肉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关阳提醒,汤熬制的时间越久,内里的核苷酸含量也越高。该物质代谢到最后的产物就是嘌呤,换言之熬制时间越久的汤诱发痛风的风险也越高。

  酒:单从数值上来看,酒精的嘌呤含量为10mg/100g,不属于高嘌呤食物。但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减少尿酸排泄、增加尿酸生成,很可能会促进痛风发作。

  含糖饮料和果汁:这些饮品内多有大量的果糖、糖浆,进入体内会促进尿酸生成,还会引起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间接减少了尿酸的排泄。

  咖啡和浓茶:咖啡和浓茶内都有大量的,进入体内后会兴奋神经,导致痛风的症状加剧,也有一定可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曾小峰医生表示,痛风的发作与多种因素相关,日常想要预防痛风发作,要注意避开让身体受凉,受凉后体内的尿酸很难析出,会沉积在关节部位诱发痛风发作;同时要注意避开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让体内的尿酸量增加,夜间安静状态下容易痛风发作;饮食上也必须要格外注意,避免饮酒、饮用高糖饮料和高嘌呤食物。

  答案是肯定的,痛风发作的前提是尿酸波动,在尿酸降到360μmol/L后,该需要配合上防止发作的药物,这样才可以预防再次发作。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小习惯,包括改变不良饮食上的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痛风一旦发作,会给身体带来剧烈的疼痛感,而它的发作与日常不良的生活小习惯之间有很大关系,想要预防痛风,要从细节上去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