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下旬,吉林省洮南市农田还未彻底冻结,冰麦种子便裹着寒霜落入“冰床”,3个多月后,金色麦浪将在风中翻滚——“种在‘冰’上、收在‘火’里”,一语道尽洮南冰麦的成长特征。
54岁的洮南市向阳大街青松村乡民王文光是冰麦栽培的受益者。4年前,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他回到老家,在10多亩农田上栽培起冰麦。
王文光的账本藏着“双季魔法”:2024年,种了两茬田,第一茬栽培冰麦,第二茬栽培白菜,“一年双收”形式下,多赚了6万余元。
“我是按收买企业的保底订单栽培冰麦的,每亩产值1100多斤,每斤冰麦订单价1.7元,每亩纯剩1000多元。二茬种白菜,每亩产值挨近1万斤,上一年的菜价高,收入也高不少。曩昔打工一年最多挣3万元,现在守着家门口就能‘种金收银’。”王文光快乐地说。
“每年3月20日左右,农田土地化冻至15厘米左右,咱们就会翻地并耕种冰麦。”洮南市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一公司)1.5万亩冰麦栽培基地担任人沈军说,“种得早,出得早,幼苗抢先占位,地里的草就长不出来了,并且此刻无病虫灾,加之冰麦种类抗病性强,无需农药,田间管理很省心。”
“在7月收成冰麦后,就当即种燕麦草,10月初将燕麦草收割,晾干后作为饲料卖给养牛企业。”沈军说,一公顷地可出产干燕麦草10吨左右,一吨可卖1500元至2200元。麦、草轮作不只让土地能“喘口气”,更以秸秆还田、草茬固沙的方法,为吉林西部生态筑起绿色屏障。
耕种于早春,丰盈于初夏。洮南市所在松嫩平原西部,是国际三大苏打盐碱地会集分布区之一,曾让很多作物“折戟沉沙”。
为了盐碱地综合治理,20世纪八十年代,东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将内蒙古阿尔山的天蓝冰草与北方春小麦进行改进杂交,培育出冰麦这一“盐碱斗士”。
“冰麦是耐寒基因与现代农艺交融的产品。生育期90天左右,蛋白质含量高,麦粒虽小却‘筋道十足’。”洮南市农业乡村局相关担任说。
“冰麦是一种对纬度、积温等自然条件都比较‘挑剔’的农作物。”洮南市农业乡村局局长史翠娥说,洮南坐落北纬45°,年有效积温达3071.5℃,正是冰麦栽培的优选之地。
史翠娥表明,冰麦和燕麦轮种的形式长处凸显。四五月份,洮南风沙大,幼苗长出后掩盖了地上,避免地上风蚀,构成生态维护效应。一起,因为燕麦草的草茬密,整个冬季都能掩盖地上,对吉林西部的生态起到维护效果。别的,收小麦时还能够秸秆破坏直接还田,关于培肥地力、改进土壤、完成可持续开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更为当地综合治理盐碱地供给了方案。
近年来,洮南市环绕“农”字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完成三产交融开展。本年,洮南市冰麦耕种面积将到达15万亩。
“经过推行冰麦+燕麦(大豆、白菜)双季栽培形式,在完成更高经济效益的一起发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做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赢’。”史翠娥说。
在圣一公司产品展现大厅,不一样的标准、不同用处的冰麦面粉包装琳琅满目。该公司冰麦食物体会店内,面条、馒头、面包等许多面食散发着质朴麦香。
“咱们坚持不必任何添加剂,让面粉坚持本性本味,吃过的人都说能吃出小时候的滋味。”圣一公司副总经理肖威介绍,冰麦产品主要是高筋粉和全麦粉,也能加工为馒头、面包等面食,已出售到长春、北京、三亚等城市,一斤冰麦面粉商场价格在10元以上,仍然遭到顾客欢迎。
“咱们的冰麦无农药,天然成长,是绿色生态栽培的标志性产品。近年来冰麦名望渐渐的变大,是制造意面、法棍、列巴的上好食材,许多在我国过新年的‘老外’也喜爱选购它。”肖威说。
曩昔受限于商场半径,冰麦产品难以南下。近年来,吉林与广东两省协作探究完善同享商场系统、同享出产车间、同享贮存云仓、同享科研渠道,推进协作打破要素壁垒,贯穿工业循环,完成省际资源交融开展,推进农业高质量开展。
本年2月,在吉粤农业协作线上对接沟通会上,两省采购商、出口商、餐饮企业担任人、科研专家代表等齐聚“云端”,讨论洮南冰麦工业高质量开展的新途径。
“冰麦是东北黑土地的特征农产品,蛋白质含量比国标高15%。‘同享工厂’形式让吉林质料与广东技能深层次地交融,麦香面包将直抵大湾区餐桌。”圣一公司董事长龚政说。
洮南市政府相关担任表明,本年该市推出冰麦工业三大晋级方案,推行“冰麦+燕麦”双季栽培形式,方针扩容至15万亩;推进面粉、面食年产能提升至10万吨;联合我国科学院立异“红黄蓝”技能系统。
土地不语,熟年自答。东北小城洮南的探究,破解了寒地农业效益及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困局。正如农人王文光所言:“地仍是那块地,换个种法,就成了‘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