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佩雅佩雅村,村民制作豆浆,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院子里生起了柴火,架上大盆,将碾碎的大豆煮熟、过滤、再次煮沸,一锅豆浆很快就煮好了。锅里腾起的热气和柴火的烟气混在一起,锅的周围,则围着许多村民,等待豆浆出锅。
2022年6月24日,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柯泰特村,第一次收获大豆的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尝试各种豆制品的制作。
主妇们现场制作豆浆、豆饼等,男人和孩子们则围在一旁,用矿泉水瓶、搪瓷缸子等,品尝这种看起来好像牛奶、被他们称为“China Drink”的“新奇”饮品。
这是一项来自中国的援助技术,就在今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团队与莫罗戈罗省政府合作的“小豆子,大营养”种植项目,在四个村真正开始示范种植。今年6月底,第一批大豆成熟,村民们收获了大豆,也开始有效学习来自世界另一端的豆制品制作技术。
2021年,已经在坦桑尼亚进行了10年农业减贫合作的李小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当地示范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此前10年,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在当地推广玉米培养种植技术,通过密植增产等技术,帮助农民增收。10年来,当地玉米产量增加两三倍,但与此同时,增产也代表着地力消耗的速度更快。
怎样恢复和维持地力?李小云最先想到的是大豆,这种原产自中国的豆子,既有经济价值,还有固氮、肥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营养丰富,能弥补当地人长期以玉米为主食导致的营养缺失。
在李小云看来,改善营养和改善收入几乎同样重要。在坦桑尼亚的大部分农村,当地人习惯种植一种白玉米,这也是他们的主食,但只食用玉米,会缺乏一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比如色氨酸和赖氨酸。
尽管村民们会卖出剩余的粮食,或者打点儿零工,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很难通过更丰富的食物,获得人体所必须的营养。
在李小云看来,大豆,或许是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契机。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可以媲美牛奶。大豆还富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中国人用大豆制作各种豆制品,包括种类非常之多的“素肉”,在中国人心里,许多豆制品是可以和肉类相比的。
48岁的罗萨莉亚博士,是李小云团队在坦桑尼亚的合作者之一,她是莫罗戈罗省负责经济和生产部门的助理行政秘书,也是当地的农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的负责人。
2022年1月,罗萨莉亚博士和坦桑尼亚的团队一起,开始对试点的农民进行技术培养和训练,接受培训的人,来自四个村,共有一百户。
培训内容的基础,是一份来自中国的玉米大豆套种技术方案,由李小云团队提供。这种人工套种技术,在中国北方曾被广泛使用。
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在于套种之后,每一行玉米几乎都可以看作是边行,能够轻松的享受更多的通风和光照,这也被称为“边行效应”。因此,套种之后,尽管玉米培养种植数量变少了,但实际上的产量并没有降低。同时还增加了大豆的收益。而大豆,又具有改善地力的效果。
在坦桑尼亚,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们,将中国方案进一步整理、细化,改善为适合当地环境的种植技术,这样的农技推广体系在中国很常见,任何一个县城甚至乡镇都能做到,在坦桑尼亚,也有类似功能的组织。他们将方案细化为品种选择、种植处理、播种期、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耕种管收的技术,并教给了一百个农民家庭。
坦桑尼亚气候适宜,尽管处在热带,但全年平均气温只有20℃,大致上可以分为雨季和旱季,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农业生产。团队在初步的勘查之后发现,在整个莫罗戈罗省,大约有五个区域适合大豆种植,在这些区域中,他们选择了四个村作为最初的试点。
2022年2月,柯泰特村,61岁的农民亚当,在自己的6亩玉米地里套种了大豆,这个面积,大约占他全部耕地的十二分之一。亚当是一个六口之家的主人,家里还有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这个非洲农家的主要收入,都来自12英亩、约合70多亩地里的产出。他种植玉米,也种植芝麻、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玉米是这个家庭主要的食物,而经济作物每年可以给他带来大约900美元、约合6000块钱的收入。
亚当也种植豆类作物,包括豇豆、木豆、豌豆、鹰嘴豆等,这些豆类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但他们不会制作豆制品,更多时候,只是添加番茄等作料后,一锅煮。
对亚当来说,种大豆是全新的经验,吸引他的,是项目推广者在村民大会上讲述的前景,“他们介绍了大豆在营养健康和增收方面的好处,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这种信任,来自此前十年的农业援助。十年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给这里的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传承着古老种植经验的农民们,开始用新技术种地,有人搞起了养殖,有人盖起了砖房……
在另一个由中国农大教授长期帮扶的村庄佩雅佩雅村,也有许多农民响应玉米大豆套种的项目,60岁的索罗是其中之一。他种了大约4亩半,7月初,他的大豆还没收完,但已经收回来的大豆,让他觉得,他的选择并没有错。
过去几年里,中国教授带来的农业技术帮助他家提升了玉米的产量和整体收入,而玉米大豆套种的技术,让他看到了新的增收希望。
今年4月前后,莫罗戈罗省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干旱,而且,恰好出现在大豆和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
干旱降低了学者和农民们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预期,但也让当地农民有了新的发现。在佩雅佩雅村,第一个响应玉米大豆套种项目的塔图,种了7亩半,最终收获了大约500斤大豆。她发现,相比玉米,大豆的耐旱能力可能更强,相应的玉米地里,在旱情下的减产幅度比大豆更高。
亚当的6亩地里,收获了大约400斤大豆,他也发现了大豆的耐旱能力。他觉得,如果雨水充沛,或许他可以在6亩地上收获1000斤以上的大豆。“我觉得,如果纯种大豆,产量会比间种更高。我打算在下一季再多种2.5英亩(约合15亩)大豆。”他说。
事实上,对于农民来说,由于套种技术并不会导致玉米减产,所以,收获的大豆,其实都是增收的部分。
李小云团队的长期合作者、坦桑尼亚项目当地协调人慕康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大豆在全世界内需求量非常大,也是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可完全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当前的问题,是需要更长时间的实验和更广泛的推广。
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的农业官员达斯坦,也是李小云团队长期的合作者之一,她全程参与管理了佩雅佩雅和柯泰特两个村庄十年来的农业援助项目。她认为,“去掉降水因素的影响,大豆会带给农民新的丰收,在未来,有更大的增收空间。”
达斯坦和村民们一起参加了豆制品制作技术培养和训练。6月29日,在柯泰特村,她和她的同事们,在村里的一间会议室中,为所有种大豆的村民介绍豆浆、豆饼、大豆粉、大豆咖啡等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亚当是参与者之一,他喜欢豆浆,他和记者说,学者们告诉他,大豆富有丰富的营养,对他们的健康很有帮助,“我喜欢它,我的朋友和家人也喜欢。”
塔图和记者说,豆浆的味道,有点儿像牛奶粉,索罗则觉得,像干牛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包括豆浆、豆饼等,这些豆制品必然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欢迎。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新的食品,更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事实上,豆制品制作技术的传播,也是坦桑尼亚大豆种植的重要基础之一。慕康果和记者说,在过去几年,莫罗戈罗省各区域,其实都已经有农民开始种大豆,“但农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市场,人们并不了解这种作物,也缺乏怎么样去使用大豆的知识。”
慕康果发现,当农民们学会制作豆制品之后,对大豆种植的反应变得更积极了,“他们相信大豆能改善健康状态,对消除营养不良有积极效果,也认为大豆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慕康果说,“农民反应很积极,我认为这一个项目能延续,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增加参与的村庄和村民数量,在生产和加工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同时帮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
罗萨莉亚也认为,相比销售大豆,销售大豆产品,可能更有机会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我们在2022年6月才开始培训豆制品生产技术,在未来应该让更多的人去参加了,同时提供更多的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轻松制作更多豆制品,将它们销售到市场上,以此获得收入。”
在坦桑尼亚,农业生产仍处在人力种植为主的阶段,农业增长、粮食安全、减贫等问题一直是坦桑尼亚面临的重要发展挑战。与此同时,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坦桑尼亚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李小云介绍,当地地广人稀,从理论上来说,发展替代劳动模式,发展机械化农业,确实是一条技术路径。问题就在于,当地同样严重缺乏资本,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也很难承担能源、维护等成本,同时,基础设施的条件也不足。
在过去十年的合作中,李小云发现,中国千百年来的农耕经验,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过去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在今天,也可以在当地推广。事实上,十年中,通过间作、轮作等简单实用的中国农业技术,李小云团队在坦桑尼亚的援助项目中,已经实现了玉米的增产。
而大豆,这个中国古老的农作物,也正在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可能,同时也是改善他们营养状况的契机。
不论是柯泰特村的亚当,还是佩雅佩雅村的塔图,他们都相信,大豆和大豆制品,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好处。而慕康果则认为,大豆项目,应考虑更多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体给予帮助,“如孤儿院或老年人,通过生产、利用大豆和大豆产品,来改善他们的健康。”
罗萨莉亚也认为,在未来,更多的大豆及豆制品上市之后,“应尽可能多地惠及更多的人,包括五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的母亲,改变他们营养不良的问题。”
事实上,在此前,慕康果、达斯坦等当地的学者和官员,曾多次到中国访问,并学习过大豆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技术。慕康果认为,未来可能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学习。